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Android MotionEvent详解
阅读量:694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623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0 分钟。

 在前边几篇博文中(,),我们已经了解了android触摸事件传递机制,接着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与触摸事件传递相关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类,比如MotionEvent。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说明一下这个类的各方面用法。

事件坐标的含义

我们都知道,每个触摸事件都代表用户在屏幕上的一个动作,而每个动作必定有其发生的位置。在MotionEvent中就有一系列与标触摸事件发生位置相关的函数:

  • getX()getY():由这两个函数获得的x,y值是相对的坐标值,相对于消费这个事件的视图的左上点的坐标。
  • getRawX()getRawY():有这两个函数获得的x,y值是绝对坐标,是相对于屏幕的。
     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曾经分析过事件如何通过层层分发,最终到达消费它的视图手中。其中ViewGroupdispatchTransformedTouchEvent函数有如下一段代码:
final float offsetX = mScrollX - child.mLeft;    final float offsetY = mScrollY - child.mTop;    event.offsetLocation(offsetX, offsetY);    handled = child.dispatchTouchEvent(event);    event.offsetLocation(-offsetX, -offsetY);

这段代码清晰展示了父视图把事件分发给子视图时,getX()getY所获得的相关坐标是如何改变的。当父视图处理事件时,上述两个函数获得的相对坐标是相对于父视图的,然后通过上边这段代码,调整了相对坐标的值,让其变为相对于子视图啦。

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示意图

事件类型

涉及MotionEvent使用的代码一般如下:

int action = MotionEventCompat.getActionMasked(event);    switch(action) {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           break;    }

这里就引入了关于MotionEvent的一个重要概念,事件类型。事件类型就是指MotionEvent对象所代表的动作。比如说,当你的一个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一下时,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触摸事件对象,他们所代表的动作有所不同。有的事件代表你手指按下这个动作,有的事件代表你手指在屏幕上滑动,还有的事件代表你手指离开屏幕。这些事件的事件类型就分别为ACTION_DOWN,ACTION_MOVE,和ACTION_UP。上述这个动作所产生的一系列事件,被称为一个事件流,它包括一个ACTION_DOWN事件,很多个ACTION_MOVE事件,和一个ACTION_UP事件。

单个手指动作.gif

当然,除了这三个类型外,还有很多不同的事件类型,比如ACTION_CANCEL。它代表当前的手势被取消。要理解这个类型,就必须要了解ViewGroup分发事件的机制。一般来说,如果一个子视图接收了父视图分发给它的ACTION_DOWN事件,那么与ACTION_DOWN事件相关的事件流就都要分发给这个子视图,但是如果父视图希望拦截其中的一些事件,不再继续转发事件给这个子视图的话,那么就需要给子视图一个ACTION_CANCEL事件。

 其他的类型会在接下来的博文中一一解释。

Pointer

细心的同学会发现,在上一节我描述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的例子时,特地说明了手指的数量为一个。那么当用户两个或者多个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,系统又会产生怎样的事件流呢?

 为了可以表示多个触摸点的动作,MotionEvent中引入了Pointer的概念,一个pointer就代表一个触摸点,每个pointer都有自己的事件类型,也有自己的横轴坐标值。一个MotionEvent对象中可能会存储多个pointer的相关信息,每个pointer都会有一个自己的id和index。pointer的id在整个事件流中是不会发生变化的,但是index会发生变化。
MotionEvent类中的很多方法都是可以传入一个int值作为参数的,其实传入的就是pointer的index值。比如getX(pointerIndex)getY(pointerIndex),此时,它们返回的就是index所代表的触摸点相关事件坐标值。
 由于pointer的index值在不同的MotionEvent对象中会发生变化,但是id值却不会变化。所以,当我们要记录一个触摸点的事件流时,就只需要保存其id,然后使用findPointerIndex(int)来获得其index值,然后再获得其他信息。

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INVALID_ID = -1;    private int mActivePointerId = INVALID_ID;    private int mSecondaryPointerId = INVALID_ID;    private float mPrimaryLastX = -1;    private float mPrimaryLastY = -1;    private float mSecondaryLastX = -1;    private float mSecondaryLastY = -1;    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(MotionEvent event) {        int action = MotionEventCompat.getActionMasked(event);        switch (action) {    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DOWN:                int index = event.getActionIndex();                mActivePointerId = event.getPointerId(index);                mPrimaryLastX = MotionEventCompat.getX(event,index);                mPrimaryLastY = MotionEventCompat.getY(event,index);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DOWN:                index = event.getActionIndex();                mSecondaryPointerId = event.getPointerId(index);                mSecondaryLastX = event.getX(index);                mSecondaryLastY = event.getY(index);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MOVE:                index = event.findPointerIndex(mActivePointerId);                int secondaryIndex = MotionEventCompat.findPointerIndex(event,mSecondaryPointerId);                final float x = MotionEventCompat.getX(event,index);                final float y = MotionEventCompat.getY(event,index);                final float secondX = MotionEventCompat.getX(event,secondaryIndex);                final float secondY = MotionEventCompat.getY(event,secondaryIndex);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POINTER_UP:                xxxxxx(涉及pointer id的转换,之后的文章会讲解)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UP:            case MotionEvent.ACTION_CANCEL:                mActivePointerId = INVALID_ID;                mPrimaryLastX =-1;                mPrimaryLastY = -1;                break;        }        return true;    }

除了pointer的概念,MotionEvent还引入了两个事件类型:

  • ACTION_POINTER_DOWN:代表用户使用一个手指触摸到屏幕上,也就是说,在已经有一个触摸点的情况下,有新出现了一个触摸点。
  • ACTION_POINTER_UP:代表用户的一个手指离开了触摸屏,但是还有其他手指还在触摸屏上。也就是说,在多个触摸点存在的情况下,其中一个触摸点消失了。它与ACTION_UP的区别就是,它是在多个触摸点中的一个触摸点消失时(此时,还有触摸点存在,也就是说用户还有手指触摸屏幕)产生,而ACTION_UP可以说是最后一个触摸点消失时产生。

那么,用户先两个手指先后接触屏幕,同时滑动,然后在先后离开这一套动作所产生的事件流是什么样的呢?

 它所产生的事件流如下:

  • 先产生一个ACTION_DOWN事件,代表用户的第一个手指接触到了屏幕。
  • 再产生一个ACTION_POINTER_DOWN事件,代表用户的第二个手指接触到了屏幕。
  • 很多的ACTION_MOVE事件,但是在这些MotionEvent对象中,都保存着两个触摸点滑动的信息,相关的代码我们会在文章的最后进行演示。
  • 一个ACTION_POINTER_UP事件,代表用户的一个手指离开了屏幕。
  • 如果用户剩下的手指还在滑动时,就会产生很多ACTION_MOVE事件。
  • 一个ACTION_UP事件,代表用户的最后一个手指离开了屏幕
两个手指的动作.gif

getAction 和 getActionMasked

看到文章开头那段代码的同学可能会有点疑问:好像在很多代码里,大家都是通过getAction获得事件类型的,那么它和getActionMasked又有什么不同呢?

 从上一节我们可以得知,一个MotionEvent对象中可以包含多个触摸点的事件。当MotionEvent对象只包含一个触摸点的事件时,上边两个函数的结果是相同的,但是当包含多个触摸点时,二者的结果就不同啦。
getAction获得的int值是由pointer的index值和事件类型值组合而成的,而getActionWithMasked则只返回事件的类型值
 举个例子(注:假设了int中不同位所代表的含义,可能不是例子所中的前8位代表id,后8位代表事件类型):

getAction() returns 0x0105.getActionMasked() will return 0x0005其中0x0100就是pointer的index值。

一般来说,getAction() & ACTION_POINTER_INDEX_MASK就获得了pointer的id,等同于getActionIndex函数;getAction()& ACTION_MASK就获得了pointer的事件类型,等同于getActionMasked函数。

批处理

为了效率,Android系统在处理ACTION_MOVE事件时会将连续的几个多触点移动事件打包到一个MotionEvent对象中。我们可以通过getX(int)getY(int)来获得最近发生的一个触摸点事件的坐标,然后使用getHistorical(int,int)getHistorical(int,int)来获得时间稍早的触点事件的坐标,二者是发生时间先后的关系。所以,我们应该先处理通过getHistoricalXX相关函数获得的事件信息,然后在处理当前的事件信息。

 下边就是Android Guide中相关的例子:

void printSamples(MotionEvent ev) {     final int historySize = ev.getHistorySize();     final int pointerCount = ev.getPointerCount();     for (int h = 0; h < historySize; h++) {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f("At time %d:", ev.getHistoricalEventTime(h));         for (int p = 0; p < pointerCount; p++) { 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f("  pointer %d: (%f,%f)",                 ev.getPointerId(p), ev.getHistoricalX(p, h), ev.getHistoricalY(p, h));         }     }     System.out.printf("At time %d:", ev.getEventTime());     for (int p = 0; p < pointerCount; p++) {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f("  pointer %d: (%f,%f)",             ev.getPointerId(p), ev.getX(p), ev.getY(p));     } }

后续

之后的博文会继续分析关于触摸处理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类,比如OverScrollerEdgeEffect;然后会是一篇关于滑动手势处理代码分析的文章。请大家继续关注。

--

参考文章:

转载地址:http://kuon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6-tips-for-managing-property-files-with-spring--转
查看>>
到底什么是实例化
查看>>
Django 学习笔记之四 QuerySet常用方法
查看>>
图像增强系列之图像自动去暗角算法。
查看>>
那些年困扰我们的委托(C#)
查看>>
【emWin】例程十一:GIF图像显示
查看>>
WebAPI性能优化之压缩解压
查看>>
jquery获取下拉框中的循环值
查看>>
HTML5 一些有用的 APIs
查看>>
Unity获取指定资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
查看>>
C - The C Answer (2nd Edition) - Exercise 1-12
查看>>
linux定时任务cron 安装配置
查看>>
SequenceFile文件
查看>>
人脸和性别识别(基于OpenCV)
查看>>
Nginx Java 日志切割脚本
查看>>
浅谈代码审计入门实战:某博客系统最新版审计之旅
查看>>
nyoj 119士兵杀敌(三)(线段树区间最值查询,RMQ算法)
查看>>
truncate/drop表非常慢,怎么办?用硬链接,极速体验
查看>>
spring boot测试
查看>>
Timer使用
查看>>